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要求严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消息一出,即引发专家及网友热议。
总局行动:近期将全面排查上星综合频道
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不规范、不准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象,尤其是乱改乱用成语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发现、迅速纠正,对故意违规的播出机构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排查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的字幕、图像和配音等,加强对主持人、嘉宾及其他节目参与人员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提示引导,对于不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容一律不得播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近期将对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严重违规的问题将作出严肃处理。各省级收听收看中心也要对辖区内各频道频率节目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于不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节目坚决停播处理。
专家看法:维护纯洁性确有必要 但不能否定语言的流变
《通知》引起网友的争议,有网友认为语言规范的确应该捍卫,也有网友觉得不应该用一纸通知扼杀网络语言。对此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前院长、作家王晓玉教授指出,近几年网络语言井喷式爆发,发展有些过头,维护语言的纯洁性的确有必要,但不能用僵硬、保守的态度去否定语言的流变。
王晓玉表示,死板地要求某一种格式必须一成不变的做法,她无法认同,“语言是在不断流变的,在这个过程中会一直不断有新的东西补充进来,它一直在新陈代谢,没有生命力的就会被淘汰”。要看语言文字有没有生命力、能否被广大使用者接受,需要经过许多年的实践检验,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即便如今各类新兴用词层出不穷,但也不代表这些词语就已被固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语言的流变中同样适用”。
不过对于网络用语近些年呈井喷式爆发的现象,王晓玉直言:“的确有些过头了。”《通知》中指出“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生造的词语不得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王晓玉表示,这些第一眼都无法看懂的词语是典型的病词,“这种语病在修辞学中叫‘杂糅’,胡编生造词语绝对是不可以的。这类用词的存在造成了语言的不严肃,只能在非常小的群体中流行,一旦泛滥成灾,对我们国家语言的纯洁性会造成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