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于法国,它的发明人 |
是企业家鲁米埃尔兄弟,于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 |
的地下室里,世界上第一批短片无声电影公开放映了 |
。 |
|
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浩若烟海的世界电 |
影之林,无数导演和演员及电影工作者们,为这个神 |
奇的造梦艺术贡献了太多优秀的电影作品,本系列专 |
题就是为广大网友撷取世界电影中那些难忘的经典! |
|
|
|
 |
 |
美国恐怖电影《驱魔人》 |
|
《驱魔人》的经典基于原著文学的成功,而原著一开始便被蒙上“源引真实事件”的离 |
奇外衣。这种所谓“现实中的事件”被诉诸文字,继而幻化成鲜血淋漓的影像,其带给人们 |
的将是无与伦比的恐惧与好奇。 |
|
《驱魔人》于1973年在美国上映,立即引起了超乎寻常的反响。人们暴风骤雨般的涌入 |
影院争看这部报道中被描述为令人晕眩的恐怖电影。 |
|
|
|
 |
美国灾难电影《火烧摩天楼》 |
|
《火烧摩天楼》是根据里察德-马丁-斯特恩的小说《大厦》改编而成。影片有传奇制片 |
人埃尔文. 艾伦掌舵,云集了包括史蒂夫 -麦奎因,保罗-纽曼以及舞王弗雷德-阿斯泰尔、 |
橄榄球明星O.J.辛普森等在内的多位好莱坞顶级明星,打造了这样一部极为成功的惊世骇俗 |
的灾难电影。影片在当年的奥斯卡上荣获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和最佳原创歌曲三个奖项。 |
|
|
|
 |
世界电影百位大师之一·路易德菲内斯 |
法国被誉为世界浪漫之都,因此,法国的电影在世界电影之林最为突出的就是喜剧电 |
影,也许这本就出自于法国人的浪漫豪情、无拘无束。法国电影界喜剧演员举不胜举,而 |
且各有所成。在这些喜剧演员中最为世界所熟知的,就是大器晚成的路易·德·菲奈斯。 |
|
|
|
|
 |
法国喜剧电影《虎口脱险》 |
|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关二战的喜剧电影,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欢乐,其中主演路易·德 |
·费内斯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著名的喜剧明星,他的喜剧天赋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 |
使得《虎口脱险》曾在法国创下票房收入过亿的记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
这是真正的喜剧艺术,天生被赋予浓厚的幽默感的法国人为我们奉献了永远的精神大餐。 |
战争很残酷,但是认识战争未必需要残酷的画面。本片当年曾创下法国最高票房纪录, |
中译版本也可视为我国译配电影中的巅峰之作。 |
|
|
|
 |
苏联喜剧电影《办公室的故事》 |
|
电影《办公室的故事》是前苏联导演梁赞诺夫爱情、音乐、喜剧三步曲的第二部,影片 |
通过描写机关办公室的日常生活,演绎了一场不打不相识的爱情喜剧。喜剧大师梁赞诺夫将 |
其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以及鲜活的时代特征注入影片当中,使得该影片外在严肃、内 |
涵无尽张力,打破了传统的喜剧特征,开创前苏联喜剧的新路子。 |
|
|
|
 |
英国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 |
|
《尼罗河上的惨案》摄制于1978年,在那之前的1974年,第一部群星荟萃的阿加莎·克 |
里斯蒂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尼罗河上的惨案》基本沿袭了 |
《东方快车谋杀案》片的模式。谋杀同样发生在一个相当封闭的空间,作为旅行者中一员的 |
波洛不情愿地承担起了破案的任务。 |
|
|
|
 |
美国喜剧电影《凡尔杜先生》 |
|
卓别林一生中共拍摄了80部电影,其中绝大多数是无声电影。1947年问世的喜剧影片《 |
凡尔杜先生》,是卓别林投向丑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把犀利的匕首。在《凡尔杜先生》这 |
部影片中,卓别林从现代美国社会取材,把法国“蓝胡子”杀老婆的故事搬上银幕。在这里 |
,卓别林对资本主义社会已不是以前那样的轻微的嘲笑,而是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
|
|
|
|
 |
美国科幻电影《超人》 |
|
从1978年到1987年,在这近10年的时间里,电影《超人》共诞生了4集。也许不少读者 |
还记得小时候观看《超人》的美妙体验。这套电影,不仅奠定了一系列科幻英雄片中的经典 |
模式,直接开启了银幕上以《蝙蝠侠》、《蜘蛛侠》、《X战警》等为代表的漫画英雄时代 |
,而且每一集都反映出当时美国主流社会的心理和大众价值取向,折射出整个世界的政治文 |
化格局。余波至今,已经成为美国甚至全球的流行文化符号和银幕偶像。 |
|
|
|
 |
苏联喜剧电影《命运的捉弄》 |
|
当时尽管还没有贺岁片这个概念,但《命运的捉弄》可以称作是一部完整意义上的贺岁 |
大片。自1975年12月31日上映以后,该片就成为俄罗斯观众欢度新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 |
到新年就要拿出来放,而且始终保持高收视率。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当不好问他人年龄的 |
时候,就问其看过多少遍《命运的捉弄》。 |
|
|
|
 |
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 |
|
有的电影将注定不仅只是电影。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在1977年的问世,创造了 |
一个现代神话。因其前所未有的太空场面,纷繁复杂的星系斗争,它被称为“继廖西开辟红 |
海之后最为壮丽的120分钟”。 |
|
|
|
|
 |
世界电影百位大师之二·希区柯克 |
希区柯克,一八九九年八月十三日生于伦敦一个严谨的天主教家庭,父母从事蔬果买 |
卖的生意,并把他送到教会学校就读,可想而知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许多规律。 1914年, |
希区柯克的父亲去世,他离开公学去学习工程学,后来到一家公司广告部从事绘画工作。 |
这段时间,希区考克开始对电影产生兴趣,并常阅读关于美国贸易方面的刊物。1919年投 |
身电影界,加入英国拉斯基影星公司,主要设计电影字幕卡。 |
|
|
|
|
 |
美国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 |
|
《时》的制作成本只有500万,这只能算一个很微不足道的数目,而且其中的五分之一 |
是作为男主角的扮演者克里斯多芬·里维的片酬,同时,由于拍摄时间十分紧张,因此所有 |
工作人员及演员必须一星期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6小时。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却没有一个 |
人抱怨,摄像师甚至表示他愿意无偿的工作,而凭借《超人》一片迅速串红的里维则无数次 |
拒绝了一些片酬优厚多倍的剧组的邀请,这其中的原因只能够在《时》的剧本中寻找。 |
|
|
|
 |
印度电影《流浪者》 |
|
影片《流浪者》被称是为印度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宝莱坞电影的里程碑,曾荣获第六 |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是首部在海外打开知名度的宝莱坞电影。此外,影片还是印 |
度著名的卡普尔电影家族最引以为豪、誉满影坛的不朽杰作,由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杰 |
·卡普尔于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拉杰卡普尔参考好莱坞电影的技法, 融入印度传统的 |
歌舞和通俗剧, 缔造出宝莱坞电影的特殊风格。 |
|
|
|
 |
日本电影《寅次郎的故事》 |
|
日本人对于《寅次郎的故事》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作为日本著名的励志喜剧片,该系 |
列电影共48部,是日本松竹映画历时26年(1969年至1995年)制作的世界电影史上最长的系 |
列喜剧电影,我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曾引进播放。寅次郎的扮演者渥美清以其夸张又不变 |
形的朴素表演,塑造了一个热爱家乡、不断失恋、四处流浪的日本第一大闲人——寅次郎。 |
他的善良、热情和豁达,反映了日本平民最朴素、最简单也最健康的欢乐。该剧以轻松 |
有趣的人物和剧情,生动地展现了真实生活,影片中还贯穿着日本美丽的自然和人文风光。 |
|
|
|
 |
香港电影瑰丽传奇《邵氏电影公司》 |
|
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 |
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 |
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 |
,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 |
线予潘迪生旗下新成立的“德宝电影公司”,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 |
|
|
|
 |
世界电影百位大师三·美国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 |
|
1951年7月21日, 罗宾·威廉姆斯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市出生,罗宾·麦罗林·威廉姆斯是他的全名,有英国、德国、法国、威尔士、爱尔兰、苏格兰六国混血。母亲劳拉·麦罗林是模特,父亲罗伯特·威廉姆斯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级主管,曾曾祖父麦洛林一度官至密西西比州参议员及州长。孩提时代,他是一个害羞的男孩,喜欢独自玩耍,但已初显喜剧天分。喜剧演员乔纳森温特斯(其角色皆以怪诞著称)及其主演的电视节目是小威廉姆斯的最爱。 |
|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