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4岁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蓝天野获颁“七一勋章”。《渴望》中温文尔雅的老父亲、《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一系列影视角色让很多观众记住了蓝天野。但回望他的艺术生涯,话剧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茶馆》中的秦仲义、《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蔡文姬》中的董祀、《家》中的冯乐山,他在话剧舞台留下不少经典角色。他还是导演,《吴王金戈越王剑》《贵妇还乡》都是他的作品。
直到现在,94岁高龄的蓝天野仍活跃在话剧舞台。2020年,蓝天野连演11场3个半小时大戏。今年3月,蓝天野再执导筒,重导《吴王金戈越王剑》。回溯蓝天野话剧生涯的起点,那要从七十余年前说起,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从一开始就印着红色的印迹。蓝天野出生于1927年,是河北饶阳人,小时候的他最喜欢画画。中学之后,17岁的蓝天野考进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油画系学习油画,彼时的他还一门心思要做个画家。
历史改变了他的决定。由于三姐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也深受影响,加入到革命宣传活动中。1945年9月,蓝天野正式入党。当时,开展学校的戏剧活动是他们的工作重点。就这样,蓝天野开始接触到了话剧。“1944年冬天,苏民拉着我,说咱们一块演个话剧。”苏民是演员濮存昕的父亲,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参与进步话剧运动,也是北京人艺的演员。蓝天野说,那时候对话剧已经很有兴趣了,却没想到一演就是几十年。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成立。那年,蓝天野正好25岁,标准的青年演员,对未来满怀憧憬。他说,建院初期,北京人艺的很多演员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们都积累了形形色色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生活经历。“北京人艺建院后,很长时间没有排戏,第一件事就是全院分成四个大组,下去体验生活。”他在自传中也提到,1953年夏天他们去郊区演出,晚上演戏,白天帮老乡收麦子。后来,体验生活也成为北京人艺的特色之一。蓝天野拿曾文清一角举例,曾文清会画画、写诗,还养鸽子。为了接近这个角色,他还专门去请教,怎么把鸽子拿在手里,它既不动,又让它舒服。在体验生活过程中,还曾发生了一些趣事。在筹备《茶馆》时,为了解各种有关老北京的人和事,蓝天野和于是之、童超去访问两位老评书艺人,聊得特别好,收获颇丰。几人回到宿舍时已经是深夜,门已上锁,敲门时才突然想起,这晚是董行佶和陈国荣、朱旭和宋凤仪两对新人结婚的日子。没办法,只好第二天登门道歉。
1987年,年满60岁的蓝天野从北京人艺退休,此后20多年,他彻底离开了话剧舞台。也是在这段时间内,他拍了《封神榜》《渴望》等多部影视剧。但蓝天野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开始拍影视剧他是有点排斥的。“我总觉得自己是搞舞台的,拍影视时间长耽误事。”以前演《茶馆》时,曾有一个观众的评价让蓝天野印象深刻,他说:“看了你们的戏,我才知道革命为什么发生。”蓝天野说,这比夸他们演得好更高兴。观众看了戏能有所思考,这让他感觉到,演员这个职业是有意义的。(记者 袁秀月)
|